快手「直球」12年|即时

2023-06-17 10:55:25 来源:凯迪网


(资料图)

文 | 阑夕
快手迎来了自己成立12周年的纪念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12通常都被定义为一轮周期始末,12时辰为1天,12满月为1年 ,12经年为1纪,似乎每逢12个单位的历史车轮碾压过去,万物都会重新回到原点,审度过去,遥望未来。
这或许也是快手观测到的时代尺度,它亲历甚至推动了短视频产业从无到有的一个完整周期,也将自己置身于内容消费市场的风暴中心,迎面相逢的不光有巨大的机遇,也有巨大的对手。
不过快手的基本盘始终稳若磐石,短视频产品的全网渗透率已经接近90%,App之间的用户重叠度与日俱增,但在内容生态和社区氛围上,两款产品的画风差异极大,这又反过来构成了快手的价值围栏。
就像年轻人很爱喝的那碗鸡汤所言,所谓的成长,就是在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同时,也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在这个世界上发出独一无二的光芒。
从快手又一次周年庆的短片里,我看到了这款产品12年来造炬成阳的一点小小震撼。
· · ·
片子里出现的6个人,有5位是快手土生土长的创作者、1位是快手的联合创始人,他们同屏时的反差感,本身就很有意思。
李娃娃是出生于江苏农村的00后,冬泳怪鸽是来自东北五线小城的70后,两人都在快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一个拍五湖四海的市井烟火,一个拍家乡的游泳日常,隔着十万八千里,却同时成为了快手的代表之一。
冬泳怪鸽的那声「奥利给」一度成为破圈到央视也关注到的关键词,和快手官方一起拍过宣传片,全网粉丝超过千万却依然一贫如洗,唯有跳进清冷的湖水里,是他日复一日都要做的寻常事。
和「财运不济」的冬泳怪鸽相反,昔日的批发商芈姐现在每年要在快手直播三百多场,从未迟到过一分钟,因为和快手的商业化双向奔赴得过于成功, 快手上市时,她还作为用户代表参与敲钟仪式。
还有迷藏卓玛和手工耿,一个在川渝深山里挖虫草、挖松茸、挖一切自然生长的农产品,一个在堆满金属零件的院子里鼓捣那些异想天开的人造发明,他们也是在一边做着千奇百怪的事情,一边共同担当了快手12岁的见证者。
最后出场收尾的,是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12年前,他和程一笑在天通苑居民楼里租了一间两室一厅的屋子开发当时还叫「GIF快手」的软件,而今快手的Logo已经挂在互联网行业“宇宙中心”西二旗,园区里绿树成荫,岁月无声。
如果不是快手,这6个人应该不会有机会认识,或者说即使有了快手,他们的事业轨迹其实也没有多少交叉之处,只不过在这款产品诞生以来的第12个年头,他们从杳无人烟的不同路途行进至此,既成就了自己在内容生产领域的先行者身份,也成就了快手在短视频行业的先行者地位。
热爱生活的小人物、中专毕业的创业者、无厘头的草根发明家、少数民族的三农达人、记录生活的00后拍客,以及给他们提供产品支持的程序员,用这么一个组合来致敬快手的12载光阴,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在大江大河的叙事轨迹里,他们和快手一起把生活底色的涓涓细流,做成了一张不会褪色的时代绘卷。
· · ·
在百度的GIF吧里,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搜阅,就能发现很多可能连快手自己都已经不太记得了的历史痕迹。
有大学生把课间嬉笑打闹的场面做成动图,请陌生网友前来点评够不够猥琐,有挂着「艺导」「监制」title——这是快手早期的用户等级概念——的年轻人在个人简介里写明「做广告别找我,我是没钱,但也不为了钱帮你骗粉丝的钱」,还有刚刚学会安装软件的用户在询问如何开启特效。
快手在12年前服务的用户,和它在今天服务的用户,无论隔了多少代差,其实都有高度的共性,那就是在帮助普通人在记录自己的生活这件事情上,提供尽可能简单的技术条件,以及尽可能方便的找到同温层。
尽管12年来快手改变了很多——无论是从动图制作工具转为短视频平台,抑或在推进商业化方面由佛系变得凶猛——但在那些快手十多年如一日始终没有改变的地方,才是某种意义上帮助它走到今时今日的生存密码。
就像被快手推到镜头前的手工耿、李娃娃、迷藏卓玛这些人,他们并非是快手签约独占的创作者,也大都保持着多栖发展的策略,在全平台更新内容,只是快手之于他们,就像是一个永远回得去的「娘家」那样,具有特殊的意义。
手工耿火起来是在快手,2017年6月,自己第一个作品铁钳蚂蚱的播放量在一天之内突破了70万,一年之后也是在快手,他真的卖掉了一件发明,意识到那些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东西在有些人眼里却是有价值的。
李娃娃在2021年8月拍下凌晨4点的医院走廊,镜头下的人间悲喜感动了数以千万计的网友,而李娃娃也从此成为替那些陌生人去体验一百种人生的纪实摄影师,大家跟着她看遍了天南海北的日出、东邻西舍的小摊。
迷藏卓玛更是靠短视频逆袭人生的典范,2017年7月,她从土里刨出一颗虫草的视频上了快手的热门,有人直接给她转了2000块钱,让她把虫草寄过去,后来还被评选上了幸福乡村带头人,带着全村卖货致富。
很难说是他们幸运的遇到了快手,还是快手幸运的找到了他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快手服务的用户群体,从12年前到现在,都是未经矫饰的平凡大众,而能够在此处引发共鸣的,也只能是未经矫饰的生活。
我在快手上问了很多人,他们都管这个叫作:「直球」。
· · ·
「直球」是一个棒球用语,指的是不带旋转、笔直投出的高速球,在接球手满脑子都是各种复杂计划的时候,往往能够收获出其不备的奇效。
快手这个平台的直球在于,它不太讲究套路,或者说在内容生产的工业化方面,快手依旧停留在一个原生态的境地,你很难在快手发现征服全国人民耳朵的神曲,或是千人一面的跳着一支相同的舞蹈,在高度模版化的短视频行业,快手就像是一块固执的保留地,存放了生活里最真实的片段。
美国作家保罗·索鲁曾说,「旅行叙事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远游的人归来,众人围着火堆,听他娓娓道来不曾听闻的故事。」
但在很多时候,「生活在别处」其实是一种Cosplay,是主播换身衣服入职工厂换来的那三五天浅薄体验,是小资分子重返故乡之后的种种故作惊叹,但在快手,工人就是工人,农民就是农民,骑手就是骑手,司机就是司机,他们不需要被代言,只想被看见。
这也筑成了快手的去包装化环境,「自古深情留不住、最是套路留人心」的规则在这里失效了,用户就喜欢看晃个不停的镜头、没有化妆的面容、未经降噪的拍摄,因为大家过日子的本色就是如此。
所以快手也开始在财报里加入一个数据:互关用户对数——截至2022年12月底,快手应用上累计有超过267亿对互关(即两名用户互相关注),同比增长63.4%——这是一个和财务表现完全无关的信息,却非常能够代表快手的平台特点。
的确,快手也有头部/腰部这种集中化的金字塔结构,然而,仰望并非是快手用户使用产品的唯一选择,他们之间的互相关注、点赞和留言,交织成了一张紧密联系的网,有了这张网的兜底,快手的一切故事,无论是网红们的兴衰起落,还是平台的发展空间,都才有了可以说下去的机会。
你很少能在中文互联网看到第二个如此「直球」的产品了,12年近乎贯穿了移动互联网从无到有的每一个昼夜,而连接平凡生活这件事,也会是快手在未来无论动荡与否的时代里,始终如一的垫脚石。
· · ·
1990年,旅行者一号在即将飞离太阳系时,对着出发的方向拍下了最后一张照片,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看到后,即兴创作出了那篇名为「暗淡蓝点」传世作品:
「再来看看这个点,就是那里,那就是家,就是我们,所有你爱的、认识的、听说过的,每一个曾经活着的人类,都生活在这个点上,然后度过了他们的一生。我们的快乐和痛苦、数以千计的信仰和主义、每一个猎人和每一个强盗、每一个英雄和每一个懦夫、每一个文明的缔造者和每一个它的摧毁者、每一个国王与每一个农民、每一对坠入爱河的恋人、每一个人类史上的圣人或是罪人……我们的一切,全部都在这粒悬浮于日光下的尘埃上。」
12岁的快手把纪念短片命名为「生活一直向前」,在宏观的尺度上,向前是一种恒量,就像宇宙始终都在膨胀,也许在很多年后,一代代人相继老去,冲刷出的记忆无人可识,但在这粒蓝色微尘上面发生过的故事,分别属于不同人生的故事,都还会在快手里不断播放着,可供未来的文明存取,从而了解这个时代的悲喜无常。
正是因为自知渺小,才更加珍视生活的理由,卡尔·萨根是如此说的,快手也是如此做的。

标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