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关注」“小修小补”有归属 城市记忆更走心

2023-03-25 22:44:50 来源:天眼新闻

前言:今年以来,贵阳市提出要加快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留住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修鞋补胎、补锅底、换拉链、改裤腿……这些隐藏在贵阳老城旧巷里的“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装满了一代人的城市记忆。一直以来,“小修小补”被需要着。如今,也成为填补城市“烟火气”的重要内容,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请问哪里有磨刀师傅?我自己磨的几天就钝了,还是得找专业的师傅磨一磨。”趁着等待的间隙,贵阳市民包女士询问起了正在给她配钥匙的曾芬艳。

“得碰运气,以前大街小巷还经常能听到吆喝声,现在不多了”。曾芬艳一边推动手中的机器,一边和顾客闲谈起来。

白云区大山洞街道大山洞社区皮鞋巷里的“便民服务点”

藏在巷子里的“小修小补”,依然被很多人需要

云岩区旭东社区煤矿村,这里人口密集。一个双层玻璃小柜,上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钥匙配件。曾芬艳的钥匙摊就摆在社区里一个不起眼的巷子口。

“包打开,开不了的话拿回来我给你重新配。”曾芬艳熟练地抹去钥匙上的碎屑,笑着说。

“给小孩配上几把钥匙,放学了自己就可以开门回家。我们省了不少心。”包女士接过钥匙仔细比对,“开锁、换锁少则花费几十块,多则几百元。花几块钱配几把钥匙给家里人备用,划算又方便,不怕打不开门。”

透过玻璃,曾芬艳听着客人的评价,笑嘻嘻地整理柜台。二十年间,曾芬艳和丈夫以此谋生,除了配钥匙,夫妻俩还兼职做起了水电安装、管道疏通、修手表等业务。

“别看都是做些小活儿,但是很多人都需要哩”。曾芬艳停了停手上的活,笑着说。

煤矿村里配钥匙的曾芬艳

8元钱就能理发,给低收入群体多一点便利

今年71岁的吕荣华,刚给一位客人剃完头,正坐在巷子靠里的长条凳上小憩。他的“露天理发室”紧挨着曾芬艳的钥匙摊。

斑驳的墙上挂着一块A4纸大小的广告牌,上面写着“理发8元”。一块半身镜、一张小桌、几把剪刀,加上一把“上了年纪”的藤椅。这套简单的工具,陪伴了附近的社区居民几十年。

提起吕荣华,周边的街坊对他很是熟悉。“他在这里理发很多年了,别的地方都是几十块钱才能剪,在这里只要8块,便宜实惠。”一位老顾客摸了摸刚剪完的头发说。

煤矿村里的理发师傅吕荣华

“好多都是来打工的老顾客。我多干一天就能为他们多省下一点,多提供一点方便。”20世纪90年代,吕荣华和妻子从四川来到旭东社区从事理发,一干就是33年。

有时,遇上吕荣华关门休息或是有事外出,一些熟悉的客人还会打电话预约理发。“有时候也不理发,大家就坐在一起聚一聚、聊聊天”。吕荣华说,三十多年的相处,街坊们不仅是顾客,更是老朋友。

社区里的“便民服务点”,让“小修小补”有了归属

“要修皮鞋、换拉链、补锅底,去皮鞋巷啊!”

穿过繁华的闹市,在白云区大山洞街道大山洞社区的一处农贸市场旁附近,沿着阶梯往下走,这里就是皮鞋巷,里面藏着一个“便民服务点”。修鞋、修伞、补锅底……在这里,只需几块钱就能搞定“小修小补”问题。

钟师傅的小摊就摆在“便民服务点”的牌子下。他正娴熟地在给一双脱胶的黑色小皮鞋缝线。身后的小车上摆满了修鞋工具、各种尺寸的锅底和伞骨等小配件。

“10块钱,用线给你缝一圈,这样才结实耐穿。”

“基本看不出痕迹,几分钟就修好了,省下一双鞋子钱!”袁女士对钟师傅的手艺很满意,接过处理好的鞋子满意离去。

正在缝补皮鞋的钟师傅

话音刚落,巷子里又热闹起来。

“钟师傅,我昨天拿来的锅修好没有?”

“就等你来拿了,你看下,锅底重新换了一大块铝皮,25块钱。”

循声而去,巷子靠里处的一个小摊前,一位附近的商户正在检查修好的锅,锃亮的锅底闪着银白色的光。

一旁的范师傅早早收了摊,留下了展示自己“技能”和联系电话的广告牌,大声回复着电话那头:“我今天有事收摊了,明天早上再拿来我给你修。”

“小修小补”手艺人的集中,得益于2021年大山洞社区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在皮鞋巷口设置起便民服务点。

“很多东西修修补补还可以用,丢了真的太可惜。现在大家都知道师傅们在这里,有坏了的东西,出门顺便就可以拿来处理。”

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以前很难找到流动出摊的修鞋师傅。但最近几年社区在皮鞋巷挂起“便民服务点”的牌子,将这类修鞋、补锅底、修伞、补胎的师傅们集中在一起,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给“小修小补”留点空间,城市更添温情

城市的发展变迁需要文明进步,更需要浸透人情关怀,“小修小补”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需求,一头关系着“小修小补”手艺人的生存。

“我们是最了解居民需求的人,这些小修小补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居民真的很需要。”

大山洞社区负责人谭诗燕说,以前“小修小补”的师傅长期处于“打游击”状态,不便于社区管理,但修补是他们谋生的手段,如果取缔,将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困难,与此同时,这门手艺也被居民需要着。因此,日渐发展的城市生活圈应当给这个群体“留点空间”。

白云区大山洞街道大山洞社区皮鞋巷里的“便民服务点” 

“综合社区的实际情况考虑,我们在皮鞋巷设置了固定的便民服务点,既能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便利,也让小修小补的师傅有了归属、摆得放心,我们管理起来更省心便捷,街道也整洁有序了不少。”谭诗燕说,只有充分考虑到社区的每一个群体,才能够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为大家带来实惠。

日前,商务部提出要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

“非常支持!”谭诗燕表示,小修小补不光是生活需要,更是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充满了人情味。在城市改造升级的今天,合理合规适量增设“便民服务点”,可以让“小修小补”有序回归居民生活,丰富“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将社区管理的“烦心事”变成便民服务的“暖心事”,为城市更添温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颖 潘田

编辑 张婷

标签:

最近更新